面對自閉症者,該如何教導他?
自閉症的兒童需要特殊的訓練和教育,雖然他們的身體正常健康,可是由於自閉障礙,大部分在長大後沒有辦法順利的在社會上工作。自閉症至今仍無根治的方法,現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勤能補拙積極進行早期療育。
有效的早期療育有幾個要點:第一個是:愈早開始治療愈好。因為自閉症的兒童不理人,他沒有動機自己去學習,所以早期教他,他空白的時間愈短。還有愈早開始教,可以避免出現一些怪異行為。如果你不教,他自己會找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就會產生一些怪異的動作或行為。第二個是:密集,就是好好的教他。密集的每天教他,不要間斷,他就會進步。第三個是:教的方法要一致,要持續。合於這三原則的,大概都會進步。當然如果能夠加上有學理依據的,進步會更好。
關於家長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教養原則:
1. 自閉症孩子比較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因此教一項新的技能,最好先找到他會的部分,先讓他有成就感,再一步一步教。
2. 對於改善自閉症孩子的刻板行為,盡量幫他找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活動,多用其他的活動或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無所事事,以免他覺得太無聊,一直重複同樣動作。另外,讓這些重複的動作加以意義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歡轉東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歡搖晃身體,你可以放音樂,讓他用不同的方式隨著音樂搖擺身體。
3. 自閉症孩子如果伴隨溝通方面的障礙,遇到挫折或不順心的事時,容易以哭鬧的方式或是自我傷害的方式表達,因此平時應多觀察他喜歡的事物藉以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協助他用任何方式表達,找出哭鬧的原因,瞭解他的情緒。
4. 如果自閉症孩子因為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容易生氣、發怒,可以利用一些自我教導的策略,例如:發現自己生氣的時候,要告訴自己:「我不生氣,因為我是乖寶寶;我不生氣,我要深呼吸,因為我是好孩子。」
5. 有些自閉症孩子對於危險事物不夠敏感,例如:有一些孩子習慣爬高,或是喜歡亂跑,因此要注意安全的考量。
6. 自閉症孩子對於固定的事情改變非常敏感,因此最好不要輕易的改變,若要改變也要在他不知不覺中改變,或是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7. 自閉症孩子通常不太喜歡與人主動接觸,因此利用各種機會讓他和家中兄弟姊妹或是其他鄰居孩子多接觸及互動式很重要的,可以找一些他有興趣的活動或遊戲來吸引他,增加他與其他人的互動。
8. 對於自閉症的孩子,在家中最好能為他安排規律的生活,而且好的習慣的教導及養成相當的重要,因為他一旦養成好習慣,就很難改變。
關於教師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原則:
1. 自閉症兒因具有只喜歡或專注某一東西的傾向,所以在教他的時候,盡量用漸進式、有程序的教。例如:有些孩子只喜歡紅色,所以只看紅色,因此在教他其他顏色的 時候,可以先出現其他顏色的車子,等他集中注意力並答對後,才出現紅色顏色的車子。另外,多方面資訊提供學習,也有助於改進他的刻板化。例如:教認識車子的時候,可以先讓他看圖片,接著讓他看錄影帶或VCD,再讓他聽車子的聲音或是讓他到馬路上去看車子…等,幫助他對一件事物多方面的了解。
2. 自閉兒常出現撞牆、敲頭、咬自己、發怪聲音、玩手…等不適當的行為,出現這些行為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為無聊,二,是因為焦慮或不安。針對無聊而發生的不當行為,可以利用建設性的活動及干擾性較低的活動替代,例如:用隨身聽替代唱歌、發怪聲,用畫畫寫字替代玩手…等。針對焦慮或不安引發的不當行為,需要多與家長合作,共同觀察、以瞭解孩子不當行為背後所傳達的訊息(可能是想上廁所、身體不舒服或生氣),而後逐步引導孩子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及發洩。
3. 自閉症兒因有固著性行為(會沒有意義的堅持某項行為),所以在任何需要改變的事件或活動發生前,最好預先告知孩子,可以減少孩子因為固定行為突然被打擾或打斷時,所引發的不安及情緒行為反應。
4. 自閉兒在普通班,大多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如果沒有仔細說明,其它的同學很難理解他奇怪的行為,因此在學期初或自閉兒入班前,向學生清楚說明,更可以安排小老師,請同學特別留意他。
相關自閉症兒童教育的教材
(一) 常用句型的建立
以圖形建立句型架構,透過圖形與微電腦語音溝通板的搭配,同時提供視覺與聽覺回饋,反覆練習「書桌有…」的句型。
(二) 顏色分類
讓孩子將紅色的圖形挑選出來,再讓其依序說出紅色的蘋果、紅色的西瓜、紅色的草莓…,同時練習顏色分類及口語表達。
(三) 建立時間概念
以圖形建立時間概念,如八點鐘上學、十點鐘玩球、十二點鐘休息、二點鐘寫功課等…對於自閉兒來說,事先告知接下來的行程,讓其有心理準備,有助於穩定學習時的情緒。
(四) 增強制度:
當孩子表現佳時,便可讓「好棒」前進一格,前進到第十格時,便可得到賣當勞大餐(增強物),增強物可與孩子事先約定,以確定增強具有效果。
(五) 因果關係推理
左圖為問題,右圖為答案。教學者可詢問孩子:當下雨時,你會想到什麼?答案是撐雨傘;當到醫院時,你會想到什麼?答案是看醫生…,以此類推接下來的問題與答案。
(六) 情緒大富翁
將情緒圖形放在光面卡紙上,並放置一顆棋子及兩粒骰子,當孩子骰幾點,棋子便可前進幾格,到達情緒圖形時,孩子就要模仿情緒,若孩子不認識該情緒,可讓孩子注視情緒圖形,並面對鏡子練習表演該情緒。
家裡有自閉兒,對父母來說是一個既沈重又甜蜜的負擔,對從事特殊教育的專業人員來說,教育自閉兒亦是一項不容易的工作,如何將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並以自閉兒的優勢能力來彌補弱勢的不足,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將圖形應用在自閉兒的溝通與學習方面,便是透過自閉兒較佳的視覺能力而發展出來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遊戲形式進行,讓孩子隨時都能處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並從中建立遊戲的規則,進而達到學習的目的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