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國際】2009.12.23

      描述主角有自閉傾向,卻對書籍內容過目不忘,擁有天才記憶能力的經典電影《雨人》,真實世界中的主角,金皮克也因此聲名大噪,不過皮克上週六因為心臟病發,在猶他州鹽湖城過世,享年58歲。

 

      電影《雨人》畫面:「莎利吉普,吉普莎利,4610192,你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你怎麼知道?我在黃頁電話本讀到。」

 

      電影中,達斯汀霍夫曼光看名字,就能說出電話號碼,讓人驚訝,這部1988年的經典電影「雨人」,描述的主角,就是現實世界中,有自閉傾向,原本被醫生診斷為心智遲緩患者,卻在30年後,被發現擁有天才記憶能力,只要看過電話簿、城市區域號碼,對數字能過目不忘的皮克。

 

      CNN主播:「我的生日是1962年3月9日,那天是星期五,我的辦公室在,30303那是哪裡?亞特蘭大。」

 

      皮克的故事,讓《雨人》已經成為天才自閉患者的代名詞,他左右眼能夠同時閱讀,一生中總共看過9000本書籍,不過平常生活卻無法自行打理,全靠父親負責照料,始終陪在皮克身旁的雨人爸爸弗雷皮克表示,他兒子週六因為心臟病突發,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醫院病逝,結束他58年的一生。

 

TVBS國際: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23/8/1xhb8.html

 

 

 

心得及建議:

       這個報導也就是電影「雨人」的主角在現實生活的情況,在電影及報導中,皮克是個標準的「學者症候群」代表,在心理學界,以前曾把這類的人稱為「白痴天才」,但是這樣的分類及命名是不好的,因此後來改為比較中性的講法。

 

      對於「學者症候群」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這是一種天賦的表現,而另一派則認為是因為缺陷所產生的補償作用(也就是因為他A能力有缺陷,所以發展出比較好的B能力)。兩派說法各有所異,但就我自己看來,與其說是天賦、或者因為沒有A所以發展B,不如說,因為他們對於他人的感知或者眼光無法完全感受到,所以相對的注意力就比較強,因此發展出異於常人的能力。

 

      在事實上,患有自閉症的人,和很多電影為了效果而拍攝的自閉症兒童不一樣,多半都有智能障礙的情況,因此在教導及相處的方面是較為困難的,而教導的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生活起居,尤其是像是自身安全之類的,在早期治療的方面要及早開始,避免他自己用自己的方式摸索而產生奇奇怪怪的行為模式,而且一定要每天一致的教他,就像我們的資料所提供的,自閉症的孩子最於沒有變化的情況比較能加以接受,若教法有變動性,很容易就讓他們感到困惑,甚至不滿。

 

      所以其實在整個教導過程中,最辛苦的真的就是教導人員,不論這個教導人員是父母、老師、或機構專員…等,除了要能夠熟悉教導方式外,還要有相當程度的耐心,要能了解自閉症兒童為什麼不理人?為什麼發脾氣?為什麼教不會?

 

      因此父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可以先向相關機構尋求幫助,等真正取得幫助,或者學會如何教導時,在開始自己教導孩子,我想這是對父母及孩子來講最有幫助的作法。

(大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pwoeiruty 的頭像
    qpwoeiruty

    自閉症看透透

    qpwoeiru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